智能制造系教授
张冬洁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传热及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工程设计及研究工作。具有多年央企高管任职经历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师。曾任河南科技大学讲师,博士毕业后任中国ENFI公司热工专业主任工程师,近年来发表中英文科技论文30余篇,SCI/EI检索10篇。主持完成40余项有色冶炼余热锅炉及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和研发项目。曾获中冶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宋长森
副教授,机械工程师,国际注册高级汽车技术工程师,国际TRIZ协会二级认证(高级)。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TRIZ创新方法。主持及主要参与科研项目10项,出版教材5部,申请国家专利5项。主讲电动汽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等课程。
尹沾松
博士,高级工程师,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工用热缩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51/SC2)委员,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成型设备及功能材料的研制。研制核电站核岛内热收缩材料已经产业化,列于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核电站核岛内用热缩电缆附件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相关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撰写行业标准4项。发表论文10余篇。
刘利娜
副教授,工业自动化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空调传热流动中的应用,新能源的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6篇,获得专利39项。曾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13年,负责研发工作。
熊志红
工学博士,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百人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的超高周疲劳行为及失效机制,核反应堆严重事故中材料相互作用行为以及金属材料的激光表面强韧化。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第二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并多次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入 8篇,申请专利3项。主讲工程材料、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两门基础课。
宋侃
高级工程师,具有十多年企业研发和管理工作经历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师。曾任企业的主任研发工程师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能源利用,基于热经济学的系统优化,分布式能源利用,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34项。
共16条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