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院学子获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731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圆满闭幕。大赛共有79所高校、106支参赛队伍,2000余人参加比赛。我校工业自动化学院教师曹少泳、唐伟杰,率领28人的学生团队首次参赛,经过预选赛、复选赛,从全国79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挺近全国16强,荣获全国一等奖,唐伟杰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本届赛事由共青团中央主办,该赛事全称为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是由亚洲广播联合会发起并举办。是目前举办最早,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机器人大赛。该比赛每年由亚太区国家轮流主办并指定比赛主题。各国通过国内赛选拔代表队参加国际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作为中国国内选拔赛至今已举办20届。本次大赛主题由我国设定,主题为投壶行觞机器马术两项。其中,投壶行觞源自我国传统礼仪项目投壶,与邹城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对该礼仪的复原交相呼应。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名曰“射礼”。参赛学子通过现代科技的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孟子故里儒家文化的深厚魅力。投壶行觞项目积分赛,每支参赛队伍的参赛队员需要综合应用机械制图、电子电路、单片机、传感技术、自动控制、图像处理、计算机编程语言、电机拖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设计制作手动或自动机器人。参赛队员精心操作手动或自动机器人,机器人借助机械产生的动能,从启动区出发,在12000mm×12000mm的比赛场地内,3分钟内完成投箭入壶的任务,综合评价率先实现大胜的队伍获胜。比赛现场79支高校队伍齐聚,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有32支高校队伍通过预选赛进入全国总决赛。729日,我校代表队以预选赛43胜的战绩晋级。
     
     

   3216采取小组循环赛制,我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同组,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在小组中32胜,成功从小组突围,晋级16强。在168的比赛中,采取32胜的淘汰赛赛制,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比赛中,我校队伍败下阵来,止步16强。最终,团队荣获一等奖。

校参赛成员由工业自动化学院201820192020级学生组成,学院高度重视此项赛事,指派专业教师指导,遴选优秀学生组队,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支持学生参赛。上一届赛事,因为疫情原因,我校代表队未能如愿参赛, 2020年下半年,工院提早启动了赛事准备,团队入住实验室及训练场地,开始备战,2021年寒假期间,参赛队员克服疫情困难,留校备战,很多队员吃住在实验室,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改进、调试参赛设备。
     

   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参赛成员于717日出发,经过30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在719号凌晨到达了邹城,进入比赛场地后,队员马上投入到赛前准备中,根据场地调整设备,在竞赛过程中,充分发挥机器人性能,合理利用战略战术,取得优秀的成绩。
     
     

    工业自动化学院一直重视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竞赛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持续为我校科技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参赛感言:

参赛队员:在准备比赛的这一年里,我们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一起为制作机器人而通宵奋战,面对困难与挑战,成员们从未退却与放弃,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定会总结经验,不负众望,争取更好的成绩。

非常感谢学校、学院给我们提供的机会。2021年寒假,学院领导帮助我们与学校各部门协调,解决了因疫情导致的寒暑假留校问题,让我们有充足的实践备赛。感谢工业自动化学院机电系主任曹少泳、指导教师唐伟杰以及所有关心和为我们提供帮助的老师们,你们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曹少泳(指导教师):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回味比赛,回想团队一路历程,意犹未尽,在邹城认识了很多同行(老师,组委会,企业…),也结识了诸多优秀的同学(格局大,三观正),茫茫人海,有幸相遇,比赛虽然取得好成绩,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未来的路必然艰难,成败苦乐皆为序章,年轻的你们只顾向前奔跑,感恩坚守,故事由你我续写!

唐伟杰(指导教师):爆肝的,紧张的,心跳的,高强度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结束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智臻司南机器人队首次参赛,虽止步于全国16强,但没有遗憾。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为你们点赞,为你们骄傲!(编辑/凌伯雄  审核/唐洪刚)


智造前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