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学院学生再获国家级奖项

1117日,2021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总决赛获奖名单公布,工业自动化学院学生吴有坚、李伟振、王健安、傅晓霖组成的团队荣获“工程基础”赛道赛事银牌。

 

该赛事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清华大学、上海大学承办,是教育部大学生三大创新竞赛之一,规格高且奖项含金量十足。大赛以“大工程基础—学科综合创新—跨学科交叉创新”为构架,以“需求驱动”和“技术应用场景创新设置”为导向,紧贴国家工程领域发展前沿,融入机械工程设计、人工智能、机电综合系统设计、重大装备设计等领域等国家最需要的领域,为大学生成为优秀工程师打下夯实基础。赛事采用线下赛事+线上直播联动的方式进行,共有690所高校、18735支团队、65548名大学生参赛,竞争激烈

“工程基础”赛道-热能驱动车赛项,是自主设计并制作一台具有自动方向控制功能的热能驱动车,该车行走过程中必须在指定竞赛场地上与地面接触运行,且完成所有动作所用能量均由热能转换而得。工程基础赛道重点考察大学生的基础工程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强调大学生思创融合与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能力,夯实后备人才的工程基础。

     

 2021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共分三大赛道,11个赛项。每支队伍以实操排名的原则进行晋级,淘汰率最高达90%!大赛分有校级赛、省级初赛、省级决赛,国级初赛、国级社区实践、全国决赛,竞技赛场次之多,强度之高,充分考验着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大赛全国总决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267所高校,601支团队,总计2404余名师生角逐,同时有很多的企业参与,赛事分区域举行,线上、线下同步,备受高校、企业、相关行业关注。

工业自动化学院首次选派队伍参加此项赛事,学院高度重视,备赛准备工作从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李兵全程指导,工程训练中心老师们全力配合。在学院的关怀和工院教师熊南峰、徐启荣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细心备战,攻坚克难,一举获得广东省赛一等奖,并在全国决赛中,延续良好的状态,取得全国大赛银奖。
                                                  


经历本次大赛,学生在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能够运用多学科融合的方式解决竞赛过程中的问题,工程实践能力及专业认同感显著提升。工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贯彻“塑造建设制造强国志向和创造性劳动价值观、培养工程能力和工程思维、传授制造工程知识和技能”的工程训练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再创辉煌。(编辑/凌伯雄  审核/唐洪刚)


智造前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