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结奋进,勇于开拓的团队----专访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获奖学生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于今年5月21、22日在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隆重举行,机械与车辆学院代表队继去年第五届获得三等奖之后再次获奖。今年我院代表队凭着参赛作品《手机交通数据采集软件及其数据分析共享平台(isurvey)》在决赛中脱颖而出,最终以总分排名第七的佳绩荣获国家二等奖。据了解,总分前六排名的作品获一等奖。众多参赛院校队伍中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11、985工程的名校,我院是获奖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随后,记者通过电话形式对我院代表队表示祝贺并进行采访。

 

榜样在前 努力追赶

 记者在电话中了解到代表队最初的作品构思是源于老师的一个初步设想,他们根据这个想法加上自身的兴趣把它变为现实。代表队从一开始便立志要以去年获奖的师兄师姐为榜样,再接再厉,为学院争取荣誉。这样,五个大学生团结在一起,共同合作来追逐他们的梦想。在林科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了解到,要完成这个作品需要运用国内外的信息咨询手机编程。为此,一个多月以来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认真学习有关设计作品方面的知识,在老师安排下,按照进度一步一步地完成作品,期间经过不断的改善和调试,最终将当初的一个想法变为现实作品。代表队表示,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作品,更是一种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向榜样看齐的态度。

 

团体配合 克服困难

在比赛中,他们与武汉理工大学的参赛队伍同属一个小组,而且参赛作品的类型相似。面对武理工这个强队,他们感受到了压力,但他们仍然坚强自信,努力发挥团队优势,稳打稳扎,争取最后胜利。每当队员彼此之间产生不同想法和观点时,他们会采用举实例和共探讨的方式来分析作品,使之更具创新的特点。同时,小组更多的是考虑使用成本和用户操作模式、界面使用等实际问题,使作品突显出人性化的特点。此外,他们还在作品中加入产品化的元素,体现出推销理念。起初,作品在调试时并不成功,后经大家的努力,选择了另一种合适的编码方式来加以改善。在最终的决赛中,他们的作品运作顺畅,再加上答辩环节中的敏锐、冷静作答,为获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赛后感言  获益良多

在提及比赛时,他们坦言获益甚多,非常庆幸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地区高校大学生同场竞技,互相取长补短,使大家在提升自身专业竞技水平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得知获奖消息时,获奖选手之一的魏小敏提到,这个奖项来有赖于代表队一直以来的共同努力,感谢林科老师一直以来辛勤陪伴和指导。当问及对作品是否满意时,他们表示基本满意,但认为作品还有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代表队希望将作品继续完善,把这款软件设计成既能在按键式手机上使用,也能为触屏手机所用,因为现在的手机大部分为触屏式手机。

采访手记:敢于将思想付诸行动才能获取成功。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他们努力完成了一件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并且取得成功,正是勇于把思想付诸行动,才了造就了今天的他们。希望他们继续带着这种信念前行,创造人生更多的辉煌。

(审核:宋雪梅 编辑:陈莉莉)

智造前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