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专业于2004年开设,是我校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经近20年的发展建设,专业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同类水平院校前列。专业所属学科2016年获评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2019年获批为珠海市优势学科。专业于2017年获批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获批为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019年入选广东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教学团队于2018年获评广东省机械基础教学团队、2019年立项建设广东省工程训练教学团队,2021年获评广东省机械基础课群课程思政团队。2019年和2021年分别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通过国际等效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顺利完成工程教育认证中期检查工作。专业与国内外著名大学有着深入的交流合作,每年保送、选派学生赴英国、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习和深造。2022年本专业与东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师资力量

机械工程专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与科研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7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1人、珠海市特聘学者1人,珠海市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2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和广东省课程思政团队3个。拥有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一流课程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专家。本专业教师在国家学会、行业协会中任职,具有重要影响。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新工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防腐蚀协会理事会理事、公安部第三研究所“801实验室”专家委员会技术专家、珠海市自动化协会理事长。

获得荣誉

专业自创办以来,先后获批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属学科获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珠海市优势学科。

 




教学成果

近年围绕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承担完成省级教研课题10余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3部;指导学生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奖80余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近90余项;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科研成果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珠海市项目等近10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到1100余万元。获广东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掌握机械、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专业知识,具有以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智能装备研发、智慧工厂与智能制造、智能生产过程检测与监控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专业核心课:机械制图、数字化设计表达实训、计算机三维造型设计、工程力学、模电与数电、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数控技术与编程、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

专业拓展课: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传感器及智能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技术、质量管理与标准化战略、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与工艺、数字孪生

专业教育实践:数字化表达实训、工程训练、机构综合应用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企业产品设计综合实践、数控加工实践、增材制造及逆向工程实训、智能生产线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学科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企联合竞赛、创业实践


教学科研平台

专业重视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与企业共建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分中心)、珠海市高端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珠海市机械系统重点实验室,为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保障。


 


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CEPE合作共建的多学科交叉、汇聚一流人才的综合性科研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本专业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全方位持续性进行创新型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本专业学生在国家级学科专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主要包括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获省级及以上奖励共80余项。



就业前景与领域

机械工程专业始终坚持立足珠三角、服务大湾区、面向高端制造的办学宗旨,以机械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为主线,以机械工程、电子电气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控制工程等相关理论及其交叉融合为基础,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急需的机械装备、家电、海洋装备、航空制造等领域中的机械制造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主要研究以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机械系统、控制系统、机械系统信息化与智能化等相关专业理论及其工程技术应用。毕业生具有从事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专业不断提高毕业生社会竞争力和学生就业适应性,近3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入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亨氏(中国)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毕业生以基础扎实、视野开阔、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智造前线···
相关新闻